人們總說要均衡營養,那么我們應該吃些什么好,怎么樣才算做到均衡營養呢?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研究所在1997年4月公布的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中對中國居民的營養結構做了歸納總結,并設計了中國居民膳食寶塔,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特點,對于每天每種食物的攝取做了量化指導意見。2007年又進行了修訂。
膳食寶塔共分五層。第一層(底層)為谷類食物,即主食,五谷為禾、稷(記)、菽(書)、麥、稻,每天應該吃250克—-400克;第二層為蔬菜和水果,最好是吃深色的蔬菜,每天應該吃300克---500克;第三層魚、禽、肉、蛋,每天應該吃125克---225克;第四層奶類和豆類、堅果,每天應該吃300克---400克;第五層(塔尖)食用油和鹽,每天食用油不超過30克,糖也不能超過25克,鹽不超過6克。在總量上,每天早、晚餐各占30%,午餐占40%為宜。
基本要求是:食物多樣,谷類為主;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薯類;常吃奶類、豆類或其制品;經常吃適量的魚、禽、瘦肉、蛋,少吃肥肉和葷油;膳食要清淡少鹽;飲酒應限量;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,保持適宜體重;食物應清潔衛生,不變質。
在營養分布上,維生素A主要存在于動物肝臟、西蘭花、哈密瓜、胡蘿卜等食物中;維生素B1主要存在于粗糧、谷物中;維生素B2主要存在于肉、禽、魚、蔬菜和水果中;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,其中甜椒的維生素C的含量是最多的。